7月3日至6日,湖北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专家团队受邀赴贵州省安顺市民族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为期四天的“金课·金教材·金师”系列专题培训。这是继去年暑期安顺民职教师团来校研修后,两校深化合作的又一重要举措,旨在通过资源共享与经验互鉴,共同推动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湖北工业大学专家团队结合安顺民职办学实际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量身定制了六场专题讲座。
首日聚焦五金背景下课程与教材创新。
7月3日上午,宋庭新教授以“金课共建:公共课与专业课融合教学方法创新”为题,解析模块化教学的设计逻辑与实践路径;下午深入解读“金教材”开发策略,强调基于行动导向的活页式教材应紧密对接产业升级需求,为教师提供从理论到实操的全流程指导。


次日均围绕“金师”能力提升展开
上午,徐顺副研究员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前沿趋势,讲授《AI赋能中职教师数字素养及教学能力提升》,助力教师掌握数字化教学工具的应用。


下午万卫副教授则以“师德与能力融合”为主题,阐释教育家精神引领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引发参训教师对职业使命的深层思考。


后续培训强化教学设计与科研能力
张和平教授引入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法经验,行动导向法是行动导向教学是以“行动导向驱动”为主要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为本土化教学改革提供国际视野。


朱秋月副教授聚焦公共课与专业课融合的教学设计创新,从政策必要性入手,结合近几年深入职业院校调研经历,通过案例剖析展示公共课与专业课的融合路径,并对如何做好课堂设计进行了具体阐释。


胡茂波教授在总结性报告中提出“金专协同”理念,强调教学设计需贯穿学生深度学习全过程,并就职业院校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路径提出系统性建议。


此次培训是湖北工业大学与安顺民职继去年联合研修后的再度携手。湖北工业大学始终秉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使命,依托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学科优势,构建起“职前培养—职后培训—教研协同”全链条服务体系。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发挥国家级职教团队和省级名师工作室的辐射作用,为湖北省和中西部职业院校提供更多定制化智力支持,共同赋能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